世界血栓日:关注急性脑梗死(脑血栓)的急诊治疗


2023年10月13日是第10个“世界血栓日”,1856年,德国医学家Rudolf Virchow教授首次提出了“血栓形成”的概念,提出了血管壁损伤、血流异常、血液高凝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,一百六十年来,该理论仍在一直指导着血栓疾病的医学实践。

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,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,由缺血、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。

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中国每年有150万-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,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,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%-80%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致残率的特点,严重危害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,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。

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

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通常采取的血管内治疗包括溶栓治疗、机械取栓治疗两种方法。

机械取栓治疗是一种介入手术治疗,又称血管内治疗,取栓就是利用介入的方法,通过一些特殊的装置,把堵塞的栓子直接拉出来,这样脑组织重新得到血液供应,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或者痊愈,但需要注意的是取栓治疗一定要在时间窗内进行手术,根据具体情况六小时之内或二十四小时之内进行手术,其中包括:

1.取栓支架

2. 抽吸导管(通过管腔负压将血栓抽离体外)

快速识别卒中,及时再通,改善大脑血液循环,意义重大。一旦突发脑梗死,请您及时就医,尽快治疗,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血管再通,尽可能多地保住脑细胞,降低致残率、提高生活质量、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。

邢医一附院(邢台市第一医院)神经内科:0319-3133683.